「跩屁啊妳!」
唉...我又被誤會了。
#詞不達意
我一直是個直通通的直腸子,有什麼說什麼,年紀漸長後發現,原來我常常說錯話,甚至得罪人,喔~不是說錯,是用錯語氣和表達方式,喔、恩、是喔、好,講沒兩句話就直接句點了。
我就是個很不會說話的人,以前跟老楊也很難聊,之後我開始探討「說話」這件事,原來還真是門大學問。
#將心比心,不想聽的也不要說
夫妻之間如果難聊那怎麼行,我試著學習將心比心說話,也就是我自己會想聽到什麼話、不想聽到什麼話,或是什麼話我聽了會覺得開心?什麼話會讓我覺得生氣?
舉例來說,今天我想出門逛逛,想要老楊陪我去,我開口問:「誒,你要去嗎?」用著再平凡不過的平順口氣,搭上我媽生給我的天生臭臉,很有可能讓聽者感覺不悅,誰想去啊拜託!
如果今天同一句話我換個說法:「老公,你要陪我去嗎?」搭上一點點渴望的語氣、一點點無辜的眼神,光用想像的就知道落差了吧!
陪~當然陪你去,上山下海都陪你去!
#文字更要小心誤會,笑臉貼圖不可少
除了說出的字、詞以外,甚至語氣跟表情,都是環環相扣的。
尤其現在網路通訊發達,大多數人都習慣用通訊app來對話聊天,但文字並不能完整的表達出你想表達的意思,常常會有所謂「文字上的誤會」,畢竟每個人的腦袋瓜不同,想的也不同,只單看文字聽不見語氣,看不見表情,更容易造成「打者無意,讀者有心」的情形,所以我很喜歡各種開心和笑臉的貼圖:
「幫我買飲料回來,我很渴!」
V.S
「可以幫我買杯飲料回來嗎?我好想喝喔🤗 」
這兩句話意思是一樣的,在你們看來,有什麼不同?
#浮誇也沒關係,炒熱氣氛更有效
聰明如我(自己說),經過我劉米粒多方研究跟實驗後,說話時,自己會適時加一點浮誇進去(笑),我的浮誇不是加油添醋或誇大其詞,而是帶點浮誇的感情。
「這家看起來好像很好吃,要去嗎?」
「我要去~~~我最~喜歡吃港式了(甜笑)!」
音頻高八度並且語調跳躍回答,是比「喔」、「去啊」、「可以啊」、「好啊」多了點戲劇性,但怎麼樣都是這句聽起來比較舒爽吧!
#說話是門藝術
很多時候,不是單說一句話就讓人產生誤會,通常是伴隨著語氣跟表情。如果你也有跟我一樣臭臉難聊但其實內心澎湃的症頭,試著換個方式說話,也許很快就能理解我所謂的「藝術」是什麼了。😉
#米粒碎碎念
#好好說話
#說說好話